卡牌帝国的隐忧:卡游的崛起与挑战
2025年6月20日,《人民日报》的一篇评论文章,如同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,震动了整个玩具市场。文章直指盲盒盲卡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,概念股泡泡玛特股价应声下跌6.5%。 这篇文章,也为我们揭开了卡游这家年营收超百亿的“小学生帝国”背后的隐忧。 在投诉平台上,有关卡游的投诉已达1858条,绝大多数指向未成年人超额消费问题。
卡游的成功,堪称商业神话的逆袭。 当泡泡玛特还在为微薄的利润率挣扎时,这家主要面向小学生的卡牌公司,却在2024年实现了278%的营收暴增,毛利率高达71.3%,净利润更是突破44.66亿元。 创始人李奇斌,这位曾是浙江小镇水利员的中专毕业生,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对IP的精准把握,缔造了一个年收入破百亿的商业帝国,其身家也早已今非昔比。
展开剩余81%然而,这辉煌的背后,却隐藏着巨大的道德风险。 卡游的商业模式,简单来说,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赌博心理。 一包售价约2元的卡牌,成本仅为0.4元,高额利润的来源,正是那些稀有卡和隐藏卡的低概率出现。 这些稀有卡牌,在小学生群体中成为了一种特殊的“社交货币”,一张稀有卡甚至能决定孩子在班级的“江湖地位”。
为了获得心仪的卡牌,孩子们不惜血本。 央视的采访中,一位小学生坦言自己在卡牌上已花费十几万元,更有甚者,为了集齐卡牌,不惜偷窃家中的钱财。 放学后的校门口,麦当劳、便利店等场所常常挤满了争相购买卡牌的孩子们,甚至出现“端盒”(一次性购买整箱卡牌)的现象。 这种疯狂的消费行为,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娱乐范围。
卡游的营销策略也令人咋舌。 直播拆卡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销售手段。 主播们熟练地打开卡包,一旦出现稀有卡牌,便会高声叫喊“恭喜老板”,刺激消费者进一步消费。 江苏一位家长就发现,自己的孩子在直播间内刷掉了2.2万元,而平台客服却以“无法证明是未成年人消费”为由拒绝退款。 更令人震惊的是,一些稀有卡牌甚至被炒到25万元的高价,在小学生眼中,集卡已不再是消费,而是“以小博大”的投资。
卡游的成功,源于其对IP宇宙的巧妙构建。 奥特曼、猪猪侠、铠甲勇士等耳熟能详的IP,本身就拥有庞大的儿童粉丝群体。 卡游将这些IP与2元低价卡牌结合,打造了一个内容消费的完美闭环,成功模仿了迪士尼和宝可梦的商业模式。 然而,与迪士尼注重故事性、IP塑造不同,卡游更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“印钞机”,对IP的挖掘和故事的延展略显不足,更侧重于涨价和快速变现。
2023年6月,《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》的颁布,对卡游的商业模式构成重大挑战,该规定严禁向8岁以下儿童销售盲盒,并要求建立防沉迷机制。 而卡游自身也面临着IP版权到期和对赌协议的双重压力。 腾讯和红杉资本的巨额投资,以及2026年必须完成上市的对赌协议,都给卡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。 如果不能成功上市,卡游将面临巨额的回购和赔偿。
卡游的故事,无疑是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。 它展现了中国“儿童经济”的巨大潜力,同时也暴露出其潜在的风险和道德伦理问题。 在追求利润的同时,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,如何守护未成年人的权益,才是卡游乃至整个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 这不仅仅是关于一家公司的兴衰,更是关于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拷问。
信息来源:
金融界:卡游业绩大增:非独家IP占比近九成,IP到期及对赌风险犹存
金融界:《人民日报》怒批,疯狂收割小学生的卡游,IPO悬了?
金羊网:一包卡牌卖1.7元,一年赚逾44亿元 卡游这张“牌”还能打多久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伯乐配资-安徽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网址-配资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