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,中国国防部发布会上的发言人常常言辞含糊、拐弯抹角,讲究外交礼仪,尽量避免让对方难堪。但现在,话说得更直接了,外国人听了也能立刻明白什么意思。这种变化,其实并非偶然,而是中国军力迅速增强后自然展现出来的信心。
近年来,中国的军力发展飞速,海军的舰艇下水速度堪比下饺子,航母编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。国际上,中国的发言不再像过去那样处处退让,腰板也更加硬朗。
2025年2月,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“遵义舰”带领的舰队,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塔斯曼海进行了实弹演习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面对此表示关切,称演习影响了当地航班,并批评中国缺乏透明度。
展开剩余85%这次演习的舰队包括遵义舰、衡阳舰和微山湖舰,从中国本土出发,经过菲律宾和印尼海域,最终到达塔斯曼海。2月20日,中国发布了禁航区通告,并在21日至22日连续两天进行了射击训练。澳大利亚媒体报道,演习区距离悉尼约630公里,导致49个航班受影响。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在声明中称,中国的行为威胁到了地区稳定,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范。新西兰外交部也表达了类似看法,尽管演习发生在公海,但影响了航线。
美国媒体分析认为,中国的举动回应了澳方此前在南海的巡航行动,以及澳海军在2024年底穿越台湾海峡的行为。对此,中国国防部的回应展现了明显的不耐烦。2月23日,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发布声明,指责澳方的言论与事实不符。他强调,中方的演习在公海进行,远离澳大利亚海岸,且事前已发布了安全通告,完全符合国际法,并不会影响航空安全。对于澳方指责中国未通过民航渠道通知演习信息,吴谦也直接反驳,认为这只是中国海军正常的远洋训练任务,和澳方在南海的活动类似。
2月27日的记者会上,外国记者问道,类似的演习是否会成为常态,是否能提前通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。吴谦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问,澳方是否在其舰艇穿越中国周边海域时,提前告知中国?他还表示,这类问题应该去问澳方自己。
随后,澳大利亚议会对此展开辩论,有部分议员呼吁加大海军投资,以应对潜在威胁。同时,国际海事组织也曾讨论过公海演习的规范,但并未达成一致。中国海军随后发布了展示舰艇能力的视频,特别是055型驱逐舰的表现。该舰排水量超过一万吨,配备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上百枚导弹,给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
这场演习的影响还远未结束,台湾问题也随之被提及。台湾当局在进行“汉光41号”演习时,将实兵演练的时间从往年5天4夜延长至10天9夜,并动员了3000名后备力量。美国方面鼓励台湾当局如此行动,声称这是提升防御能力的一部分。
对于台湾当局的这一做法,吴谦在2月27日的发布会上直言不讳,批评民进党当局“螳臂当车,自取灭亡”,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,外部势力无权干涉。台湾方面感受到了压力,并表示美方的推动并无实质作用。
3月27日,吴谦在发布会上再次回应了台湾和菲律宾的问题,表示维护和平需要有强大的实力。美国方面也承认了中国军力的迅速变化。美国印太司令塞缪尔·帕帕罗在2月23日的防务论坛上表示,中国在台海周边的兵力从过去的单个旅增加至42个,通过兵力演练形成了1600至2000公里的军事封锁圈,使得美军航母进入该区域的生存率降至30%以下。
帕帕罗还提到,中国的福建舰搭载了歼-35战机和空警-600预警机,增强了防御能力。早在2024年,帕帕罗就曾表示,中国的战斗机能力已强大到足以阻止美国在“第一岛链”内获得空中优势。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也指出,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,但“侵台”的代价过于高昂,短期内不具备快速攻占台湾的能力。美国官员表示,美方有信心能够遏制冲突。
帕帕罗的评价与2024年美国报告中的观点一致,都认为到2027年,中国仍难以通过军事手段攻占台湾。
总的来说,中国军方这种言辞更为直接的风格,并非偶然。过去,中国的军力较弱,面对挑战时往往需要通过外交手段缓和矛盾,避免局势进一步激化。但如今,随着中国海军拥有三艘航母(其中福建舰是全球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型航母)和强大的空军力量,实力大增,话语权也随之增强。中国的导弹技术和战斗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,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信,不再需要过多的客气。
例如,在南海问题上,面对菲律宾船只进入仁爱礁,中国海警直接用水炮驱离,而不再仅仅是口头抗议;在台海巡航方面,战机越过中线的行动也越来越常态化,警告的意味更加明显。对于澳大利亚在南海进行的“自由航行”,中国则直接反问澳方自己究竟做了什么。
这种变化不仅让外国人意识到中国不再是一个可以轻易挑战的国家,也反映出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。澳大利亚媒体甚至评论称,中国的055型驱逐舰能够“团灭”澳大利亚海军,这让人不禁想起清朝时期,英国铁甲舰曾经轻易击败中国的场景。
这种军事发言风格的变化,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国家自信的提升。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,军费投入大幅增加,2024年的军费预算超过了1.6万亿人民币,新的武器装备不断研发。而中国在国际上推动“一带一路”项目,增加了两国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。
如今,中国军方的“不耐烦”,并不是出于好战,而是基于自信和实力的体现。通过更加直率的言辞,外国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底线和痛点。对于台湾当局的警告,更是在强调,外部势力的支持无法改变双方实力的差距。美国军方的司令都已承认中国在军事领域的进步,这也是中国捍卫国家权益、维护和平的基础。
总之,虽然中国的外交语气较为温和,但军方的强硬表达恰到好处,体现了实力背后的底气和国家的自信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伯乐配资-安徽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网址-配资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